fbpx
Standard Kepler

加密货币,寒冬还是末日?

12/10 – 12/16

加密货币,寒冬还是末日?
点击下载完整报告

一周回顾

  • 加密货币总市值1037亿美元,环比上周下降6.6%,排名前100的币种7日交易量下降27.1%


一周展望

  • 12月18日:门罗币于DEEX交易所上线
  • 12月19日:Cboe比特币期货XBT合约到期


本周分析

币圈正经历寒冬,自2018年1月创下历史新高以来,加密货币总市值已蒸发7000亿美元。投资回报率也持续下降,基金公司Pantera Capital在2018年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已亏损约73%。 比特币矿工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,从每TH/S 3.1美元下降至0.1美元,11月中旬以来,已有约800,000名比特币矿工退出。生态圈内的其他企业亦受到较大影响,Steemit,Consensys,Zeniex和ETCDEV均已宣布裁员或停止运营。

ICO泡沫的破裂直接导致了上述市场调整,并给予市场清理过度投机者与欺诈项目的契机。市场参与者对于公链本身和ICO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,ICO投资人与项目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,因为投资人并不能享有项目未来的商业利润。实际上,在主流交易所上市是项目方主要的退出套现方式,这降低了他们开发项目并提供长期价值的动力。最初ICO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监管的缺失,而日趋收紧的监管法规虽然可以监督项目方开发产品,但也让ICO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。

人们普遍认为于2019年上线的Telegram和Filecoin等大型项目将会在二级市场上开放交易,届时将有可能导致另一轮的抛售。另一种可能是这些项目推迟交易所的上线时间,并等待整体市场的回暖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调,除非项目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,否则所有经ICO募资所发行的通证将被视作证劵。大约60%的ICO项目存在着中心化管理问题,其智能合约仍然可以由项目方直接修改。严格的监管与潜在的罚款将会使欺诈或低质量的ICO项目离场,而从ICO中获利的项目方和顾问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。

我们认为ICO这种募资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。在持续的熊市下,ICO的资金流入将会继续放缓,而市场将会进一步调整。但熊市并不是行业的未日,这只是一次对新型募资方式的失败尝试,熊市给了我们重新反思区块链真正价值的机会。


本周图表

Standard Kepler Research - Status of 15 Largest 2018 ICOs 3x

© 2018 Standard Kepler